在线问医生

您身边的健康养生,疾病预防知识库!
在线问医生> 养生> 疾病库  >  腹部胀痛、排便异常,可能是乙状结肠管状腺瘤惹的祸

腹部胀痛、排便异常,可能是乙状结肠管状腺瘤惹的祸

2024-09-13

(声明: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,为了保护患者隐私,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

摘要:患者今年68岁,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隐痛,呈间断性发作,其疼痛与进食、休息无关,伴腹胀、打嗝,时感头昏,乏力,伴大便次数多,每日约4-6次,色黄成形,伴排便不尽感,无其它不适感。于是前来我院就诊。检查发现胃肠多发息肉、乙状结肠息肉。治疗上予以内镜下胃肠多发息肉切除术、乙状结肠息肉APC切除术、抑酸护胃、中药治疗,恢复良好。

【基本信息】女、68岁

【疾病类型】1、乙状结肠管状腺瘤;2、胃息肉;3、慢性萎缩性胃炎(C1型);4、回肠末端炎;5、升结肠炎;6、胃底隆起性病变

【就诊医院】重庆市中医院

【就诊时间】2021年3月

【治疗方案】内镜下胃肠多发息肉切除术、乙状结肠息肉APC切除术、抑酸护胃、中药治疗

【治疗周期】住院治疗5天

【治疗效果】身体恢复情况良好

一、初次面诊

患者今年68岁,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隐痛,呈间断性发作,其疼痛与进食、休息无关,伴腹胀、打嗝,时感头昏,乏力,伴大便次数多,每日约4-6次,色黄成形,伴排便不尽感,无其它不适感。于是前来我院就诊。对患者进行了专科查体,未见明显异常。中医望闻切诊提示:望之少神,面色少华,精神状态较差,舌暗红,苔黄腻,脉滑。

患者7年前在外院被诊断为“腔隙性脑梗死”,予以“阿托伐他汀钙片、硫酸氢氯吡格雷片”治疗,同时她还患有“高血压、糖尿病”,由于平时规律服用施慧达、替米沙坦降压,因此血压控制还算稳定。但患者对血糖没有重视,日常未规律服药,也没有定期监测血糖。1年多前,患者因“大拇指指间结节”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,还在外院行“直肠息肉切除术”,术后恢复尚可。

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,门诊以“腹胀待查”收入院,安排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病因。

二、治疗经过

患者办理好入院手续后,完善血常规、血凝、生化、乙肝五项定量等常规检查,均未见明显异常。无痛胃镜示:慢性萎缩性胃炎(C1型),胃底隆起性病变(粘膜下?)。无痛肠镜提示:回肠末端炎,升结肠炎。考虑诊断为1、乙状结肠管状腺瘤;2、胃息肉;3、慢性萎缩性胃炎(C1型);4、回肠末端炎;5、升结肠炎;6、胃底隆起性病变。

治疗上予以内镜下胃肠多发息肉切除术、乙状结肠息肉APC切除术,术后病理提示:(回肠末端)慢性炎症,(升结肠)慢性炎症,(乙状结肠)管状腺瘤,(胃体)胃底腺息肉。手术顺利,术后安返病房。并予以使用HYJ智能化炎症治疗机抗炎止痛,隔物灸治疗,耳穴压丸治疗。予以奥美拉唑、雷贝拉唑抑酸,瑞巴派特保护胃粘膜,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调节肠道菌群,给予钠钾钙镁、氨基酸、谷氨酰胺、维生素、氯化钾补充人体所需。

三、治疗效果

患者经过积极治疗,病情有明显好转,精神状态变好,头晕、乏力症状有所改善,大便次数从每日4-6次减少到每日2次。患者自述无其他不适症状,要求出院,随后遵医嘱出院。

患者出院时,为巩固治疗,嘱托患者出院后要继续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抑制胃酸、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调节肠道菌群,并嘱托患者注意观察自身情况,定期回医院复查。

四、注意事项

1、定期门诊复查胃镜、肠镜等,观察胃肠炎症好转情况。如果期间出现腹胀、腹痛等症状,要及时就医。乙状结肠息肉APC术和胃多发息肉APC术后2周内不要剧烈活动,保持大便通畅。

2、饮食应注意多服用清淡富于营养食物,注意膳食平衡。忌辛辣刺激食物。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,避免胃炎症状加重。

3、遵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用保护胃黏膜、补充人体所需等对症治疗的药物以及坚持中医抗炎治疗,防止胃肠炎症复发。规律服用降血糖、血压药物,以控制血糖、血压,防止并发症发生。

五、个人感悟

患者当时是因腹胀、腹痛、大便次数以及形态异常等不适症状来就诊的,经各项检查发现是胃多发性息肉所致,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病呢?胃多发性息肉主要是胃粘膜里隐窝上皮的增生,隐窝扩张造成,目前认为跟胃粘膜受到各种刺激后发生的慢性炎症反应有关,比如胃里幽门螺杆菌感染、胆汁反流、自身免疫性胃炎等。可导致患者腹胀、腹痛、反酸、烧心等症状。

由于患者患有胃部多发性息肉还患有乙状结肠息肉,所以治疗上采取手术治疗,对患者进行胃肠多发息肉APC切除术、乙状结肠息肉APC切除术。患者术后恢复良好,并表示以后也会更加注意自身身体健康。